首页
 

深化产教融合 创新育人模式——风景园林艺术学院第二届校企联合实践课程开班

作者:         发布日期:2025-06-30     浏览次数:

     

  近日,风景园林艺术学院第二届校企联合专业实践课程开班仪式在学院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课程以“深化产教融合,创新育人模式”为核心,邀请了6位行业专家担任实践导师,通过6场主题实践报告,为学院师生带来前沿行业动态与实战经验,进一步推动学院课程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副院长洪波教授主持开班仪式,受邀行业导师及全体授课研究生50余人参会。


聚焦行业需求,创新育人模式

 开班仪式上,洪波指出,本届校企联合实践课程在总结首届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升级,围绕“三对接”理念(对接行业需求、对接职业标准、对接生产流程),构建了“企业需求反哺课程设计、行业标准融入教学内容、真实项目驱动能力提升”的创新育人模式。课程不仅将企业真实项目案例、前沿技术与理论教学深度融合,更通过“双导师制”实现校内教师与企业专家协同授课,确保学生在校即可接触行业一线的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真正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为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双师协同育人,赋能职业规划

 在聘任环节,学院为6位企业导师颁发聘书,标志着“双导师制”育人机制的进一步深化。企业导师将不仅参与课程教学,还将深度融入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与校内教师共同指导实践项目、学科竞赛及研究生各培养环节,形成“校内夯实理论基础、企业强化实践能力”的双轨培养模式。受聘企业导师表示,将充分发挥自身行业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职业发展规划、项目实战等多维度指导。培养模式的双向互动,将有效提升学院研究生培养质量,为行业发展输送更多优秀专业人才。

 


行业大咖授课,解码前沿实践

 课程中,6位企业导师围绕行业热点与实践难题,带来主题鲜明、内容详实的实践报告。在技术创新领域,北京甲板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策划总监窦田老师以《公共与生态空间智能体协同探索》为题,结合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大语言模型等前沿技术,通过智慧公园运维、AI园林养护系统开发等实际案例,系统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园林管理中的创新应用。在工程实践层面,西安谦牧建筑景观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王宁老师以陕西佛坪抽水蓄能电站景观规划项目为蓝本,从方案设计、施工管控到效果呈现,全流程解析了大型景观项目落地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与管理逻辑。在行业发展方向上,西安量木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剑老师立足国家政策导向与市场趋势,深入剖析了园林绿化企业在“双碳”目标、城市更新等背景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应对策略。



多元化教学模式,助力知识转

 课程采用“理论授课 + 案例研讨 + 互动答疑”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导师们将行业痛点转化为生动的教学案例,助力学生构建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知识体系。每场报告结束后,学生们与企业导师展开深度互动,围绕项目实际操作中的难点、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等关键问题进行热烈讨论。企业导师结合自身丰富的行业经验,为学生提供精准的职业规划建议,帮助学生明确专业学习方向,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课程得到学生高度认可。2024级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杨烨桦表示:“课程让我们跳出课本,直面行业真实场景中的技术挑战与管理逻辑。在与导师的思维碰撞中,我们对专业知识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特别是企业导师带来的真实项目案例和行业前沿技术,让我们对职业发展路径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持续深化合作,推动教育改革

 近年来,风景园林艺术学院持续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改革,将产教融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本届校企联合实践课程作为学院专硕培养“产教融合2.0”的重要成果,实现了课程与行业发展的同频共振。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探索“产学研用”一体化育人路径,为培养更多兼具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风景园林专业人才提供坚实保障。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电话 : 029-87080269   传真:029-87080269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