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青春三下乡——探寻中国文化 寻访凤翔民俗

作者:王心怡 张子航         发布日期:2018-09-05     浏览次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林学院关中艺术观察调研服务队来到陕西凤翔县拜访当地皮影戏大师—刘一刀。通过与刘老师的交谈,我们发现,关中皮影的现状并不乐观。从前的皮影制作和表演艺人如今都已年逾百岁,这门精湛的技艺眼看着就要失传,越来越多的娱乐方式使得皮影戏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了皮影戏在中国的继续发展?我们怎样才能拯救这门璀璨的艺术,重新赋予它全新的生命力呢?无疑,传统的皮影戏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也是它适应如今快节奏社会最大的障碍,皮影精雕细琢,巧夺天工的色彩造型倾倒了无数的艺术家,却给它的制作带来了极高的难度。但是,无论在皮影的传承中会遇到怎样的困难,这都是我们作为华夏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走进皮影,寻访文化足迹

  刘氏皮影,属于西部皮影,刘老作为唯一的传承人,已经做了四十多年从刘老爷爷手里,到其手里已经是第三代了。刘老向我们娓娓道来,皮影分地区,有不同的造型,陕西做的人最多,东路,中路,西路,中路已经失传,造型也与东路,西路很不相同。虽然做皮影困难不大,但是年轻人对此兴趣不是很大,导致皮影逐渐走向了衰败。皮影戏一般过去农村有生产队,过节日过大会时,皮影戏特别兴盛,凤翔的人流量多时,宣传密度也特别大。但是现在做皮影的人很少。

 

  

一丝不苟,创制秀美剪影

  皮影的制作是极为复杂的,从选皮到影人成形上戏,有许多工艺技巧。传统的制作工序可分为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八个基本步骤。 皮影的艺术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之手法与风格。

  皮影的制作十分精细,影子的材料选料讲究,用上好的驴皮或牛皮在水中泡软后,经过泡制,使其光滑透明,然后精心雕刻,涂上 艳丽的色彩。人物、动物等均刻成侧影,干透后刷上桐油。四肢、头 部可动,用细长很支掉牵制表演。

  本次调研让我们领略到红色经典的风骨,让我们见证了历史兴衰中不朽的文脉经典,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亟待学习之处,提高了队员们的理想层次,希望今后我们仍能秉持初心,铭记长征精神,为中华复兴而拼搏!

      蹒跚僭越,寻访凤翔民俗 五彩泥塑,传承文化风采

  

    队员们来到了凤翔泥塑之处,凤翔古称雍,是周秦发祥之地、嬴秦创霸之区、华夏九州之一,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因“凤鸣于岐、翔于雍”而得名。近年来,宝鸡致力于打造以““传承民间工艺,彰显泥塑特色”的六营泥塑村。泥塑最早用于红白喜事,分成了三大类。挂件类形态大大小小都有,主要挂在墙上;立体类主要放在桌上,其中有十二生肖,最早以虎、狮为主;人物类则主要为祭祀品。我们最熟悉的便是小孩满月时的长命虎,身体线条流畅自然,非常可爱。传承人告诉我们,泥塑的特点是憨憨萌萌,线条独特。线条颜色非常饱满奔放,常为红色,玫瑰红,绿色,黄色。而在外形上更是造型夸张,似像非像。在过去,这些产品有些是自产自销,有些是家坊街店,有些是倒庄外运,还有肩挑游乡,出县、出省为业,其善于经营致富者屡见。手工业作坊在提供人们生活、生产必需品,支援抗战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传承人告诉我们,泥塑需要体现新时代的匠人精神。她亲自对匠人精神作以自我理解本身要有自己的绝活,敬业,精益,专注!我们在现场观摩了一会儿泥塑的制作过程,只见传承人提笔运气,看似轻而易举的数笔勾勒出了一圈极为对称的纹样。泥塑是一件整体协调的艺术品,一笔画错便前功尽弃,全部推倒重画。看似轻松的作画,没有经年累月的热爱与练习是无法达到的。

  斑斓姿态,塑出文化传承

  

    泥塑最早通过媒体新闻宣传,现在主要通过网络宣传.每当逢年过节,人流量增多,对泥塑的宣传有很大作用.泥塑独有的特点憨憨萌萌,憨态可爱.线条独特(线条颜色是红色,玫瑰红,绿色,黄色),造型夸张,色彩绚丽,似像非像. 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地域明显的选材要求、精细严格的生产工艺、夸张艳丽的外观形象、技术精湛的工艺大师,给凤翔泥塑赋予了神奇美妙的色彩。每年都吸引34万人的中外游客前来参观选购。给凤翔这个民俗文化产业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活力。泥塑传承人的匠人精神,她亲自对匠人精神作以自我理解,本身要有自己的绝活,敬业,精益,专注! 一个个色彩斑斓的泥塑是每名手工艺人的心血。他们用孕育生命的泥土,浇注自己的心血,塑成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在此,调研团在凤翔为期十天的文化之旅就基本上就接近尾声了,本次的三下乡活动也取得了圆满成功. 中华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手工技艺不胜枚举。然而在时代飞速发展的现在,智能科技渐渐取代手工技艺,手工艺人在渐渐消失。我们要保护先辈们留下的传统文化,继承他们一代代留下来的技艺,不应让这么绚烂的文化,多姿的色彩渐渐消失,渐渐成为历史。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电话 : 029-87080269   传真:029-87080269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